Papers by LIAO XIAOWEI 廖曉煒
孟子性善说旨在说明人性中先天具足为善的能力,理论旨趣上颇合乎康德伦理学“应当蕴含能够”这一基本原则。思想史上,该说往往被强化为这样一种观点:人于现实中必然会为善,因而礼义、王教乃至一切后天努力均... more 孟子性善说旨在说明人性中先天具足为善的能力,理论旨趣上颇合乎康德伦理学“应当蕴含能够”这一基本原则。思想史上,该说往往被强化为这样一种观点:人于现实中必然会为善,因而礼义、王教乃至一切后天努力均为多余。荀、董二子都是基于对孟子性善说的这一强的解读而对其予以批评;为说明后天教化的可能性条件,二家又不得不肯定人性中包含某些有待后天进一步培养和发展的善质,清代以降的不少学者即循此思路理解孟子的性善说,但这本质上是对孟子之说的弱化。本文在简要展示孟子性善说主要意涵的基础上,详细梳理荀、董二子对孟子之说的批评,以及他们的思考中所隐含的弱化性善说,进而介绍弱化性善说对后世学者理解孟子性善说的影响。
如何理解儒家的自我觀,是一頗具爭議的課題。過往的研究或從關係、角色的角度理解儒家的「自我」,強調其與近代自主性個體觀念之間的差別;或將儒家的自我界定為先驗的主體,並由之肯定儒家自我的自主性與個體... more 如何理解儒家的自我觀,是一頗具爭議的課題。過往的研究或從關係、角色的角度理解儒家的「自我」,強調其與近代自主性個體觀念之間的差別;或將儒家的自我界定為先驗的主體,並由之肯定儒家自我的自主性與個體性。本文則嘗試從多維自我觀的視角重新解讀儒家的自我觀。以孟子哲學為例,孟子的自我觀念,其實包含反思性、身體性、關係性及宗教性,也即心性、形氣、人倫與天道四個維度。就現實的層面而言,四個維度之間存在一定的張力;但就應然的層面來看,四者共同構成一「整全的自我」。以之為基礎,我們可以對儒家倫理學的定位問題,略作回應。
作为明清儒学转型之际的时代产物,王船山哲学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一方面船山哲学与宋明新儒学之间有其结构上的相似性;另一方面船山哲学的基本立场又与清代新义理学颇为一致。因此,朝宋明新儒学与清代新义理... more 作为明清儒学转型之际的时代产物,王船山哲学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一方面船山哲学与宋明新儒学之间有其结构上的相似性;另一方面船山哲学的基本立场又与清代新义理学颇为一致。因此,朝宋明新儒学与清代新义理学两个不同的方向诠释、定位船山之学,似乎都能找到相应的文本根据。本文尝试以宋明新儒学区别于清代新义理学的核心理念为参照,重探船山哲学的理论定位问题。本文认为,船山哲学已溢出宋明新儒学的基本典范,表现出明显地趋向清代新义理学的性格特征。就思想史的角度而言,船山哲学可谓宋明新儒学转向清代新义理学的过渡型态。
以性伪之分为逻辑前提,荀子认为在没有伪的作用与干预的自然状态下,人性与恶之间具有必然性的关联,这可说是荀子言性恶的确切意涵。此说既是荀子驳斥孟子性善论的理论基础,也是其论证礼义之必要性与国家起源... more 以性伪之分为逻辑前提,荀子认为在没有伪的作用与干预的自然状态下,人性与恶之间具有必然性的关联,这可说是荀子言性恶的确切意涵。此说既是荀子驳斥孟子性善论的理论基础,也是其论证礼义之必要性与国家起源诸说的理论前提,因而最能突出荀子人性论的理论特色。荀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弱性善说、性朴说与其性恶论分属不同的理论层次,相互之间更无任何矛盾可言。本文认为,在明确荀子性恶论之真实意涵的前提下,以性恶论定位荀子的人性论仍是最合理的做法。
當代新儒家唐君毅在繼承宋明儒學相關討論的基礎上,將孟子的「四端之心」界定為「性情心」,並對性、情、心之間的內在關聯,「端」的含義,如何「擴充」「四端之心」以成德,心之情感面與理性面之間的關係,等... more 當代新儒家唐君毅在繼承宋明儒學相關討論的基礎上,將孟子的「四端之心」界定為「性情心」,並對性、情、心之間的內在關聯,「端」的含義,如何「擴充」「四端之心」以成德,心之情感面與理性面之間的關係,等問題均給出了頗為細膩且富啟發性的詮釋。唐氏力圖在自然主義、心理學的詮釋進路之外,對孟子的心性論予以同情的了解,其說因此也為反省當前英語世界道德心理學進路的孟子詮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
The forty year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have witnessed the recovery, revival, and recons... more The forty year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have witnessed the recovery, revival,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Dur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fucian studies, driven by the overall social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have turned back to tradition and responded to dii erent problems of the times. ere have emerged various modern forms of Confucian theories, with some of the spirit and values of Confucianism coming back into people's minds and daily lives as folk Confucianism makes daily advances among the people. The goal of these developments is the comprehensive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prerequisite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are to seek the appropriate balance between the national and universal character of Confucianism, between research and original thought, and theory and application.
Uploads
Papers by LIAO XIAOWEI 廖曉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