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via proxy:   [ UP ]  
[Report a bug]   [Manage cookies]                
跳去內容

《粵語音系》嘅修訂比較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內容刪咗 內容加咗
閣下新來可能唔知:粵維百科喺好耐之前已經有徂慣例:用本字定用借字由寫嘅人自己決定;純粹將本字改為借字,或者純粹將借字改為本字,都視為無建設性嘅編輯。
第35行: 第35行:
| 
| 
|{{IPA|k}}
|{{IPA|k}}
|{{IPA|kʷ}}
|{{IPA|kʷ(w)}}
|{{IPA|ʔ}}
|{{IPA|ʔ}}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第44行: 第44行:
| 
| 
|{{IPA|kʰ}}
|{{IPA|kʰ}}
|{{IPA|kʷʰ}}
|{{IPA|kʷʰ(w)}}
|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第67行: 第67行:
!colspan="2"| [[邊擦音]]
!colspan="2"| [[邊擦音]]
| 
| 
|{{IPA|ɬ}}
|{{IPA|ɬ}}<!-- 我已經講到明呢個表會包括廣州粵語同南寧粵語嘅聲母,點知隻生蟲鷄就一於借咗盲公何對眼! -->
|&nbsp;
|&nbsp;
|&nbsp;
|&nbsp;
第88行: 第88行:
其中/{{IPA|ɬ}}/係廣州粵語無嘅,但係南寧粵語同好多其他粵語方言都有。
其中/{{IPA|ɬ}}/係廣州粵語無嘅,但係南寧粵語同好多其他粵語方言都有。


喺廣州同南寧嘅粵語裡邊已經冇咗濁輔音,只淨返送氣同唔送氣嘅區別。但係喺其他一啲粵語方言(例如四邑話同陽江話)裡邊,濁輔音乃至複輔音都重存在。
喺廣州同南寧嘅粵語裡邊已經無徂濁輔音,只淨返送氣同唔送氣嘅區別。但係喺其他一啲粵語方言(例如四邑話同陽江話)裡邊,濁輔音乃至複輔音都重存在。


===複輔音聲母===
===複輔音聲母===
目前粵語有少數幾種方言重保留複輔音聲母,好可能係古漢語複輔音聲母嘅遺存或者流變。目前已知重有複輔音嘅粵語方言包括:

目前粵語有少數幾種方言重保留複輔音聲母,好可能係古漢語複輔音聲母嘅遺存或者流變。目前已知重有複輔音嘅粵語方言包括:
* 台山台城話:「負」有時讀/mbia/<ref name="潘《粵》117">潘永強《瞻天望地:廣府俗語探奇》第117頁</ref>;
* 台山台城話:「負」有時讀/mbia/<ref name="潘《粵》117">潘永強《瞻天望地:廣府俗語探奇》第117頁</ref>;
* 珠海斗門話同開平、恩平一帶嘅四邑話:仍然保留/mb-/個聲母<ref name="潘《粵》117"/>;
* 珠海斗門話同開平、恩平一帶嘅四邑話:仍然保留/mb-/個聲母<ref name="潘《粵》117"/>;
* 陽江話:「三」同「四」分別讀/ɬlam˥/同/ɬlei˩˥/<ref>[http://bbs.cantonese.asia/viewthread.php?tid=21480 新法蘭西粵拼轉寫粵語方言之嘗試:陽江話]{{Deadlink|date=二月 2019 }}</ref>。
* 陽江話:「三」同「四」分別讀/ɬlam˥/同/ɬlei˩˥/<ref>[http://bbs.cantonese.asia/viewthread.php?tid=21480 新法蘭西粵拼轉寫粵語方言之嘗試:陽江話]{{Deadlink|date=二月 2019 }}</ref>。


第102行: 第101行:


===韻尾===
===韻尾===
<!-- 為方便起見,爾道將「入聲」定義為以唔釋放嘅爆破音做結尾嘅音節。 -->

<!-- 為方便起見,呢度將「入聲」定義為以唔釋放嘅爆破音做結尾嘅音節。 -->

現代標準粵語嘅文讀保留咗九個韻尾,其中包括{{IPA|/-p̚/}}、{{IPA|/-t̚/}}、{{IPA|/-k̚/}}三個入聲韻尾<!-- ,而口語裡邊重有[-ʔ]呢個入聲韻尾<ref><u>陳永明</u>主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ZkJ_-oWuUA 中文一分鐘:重溫之五]》(香港電臺):「雄仔話下個禮拜壹去澳門㗎。」</ref></ref> 按:主持陳永明敎授讀嘅係「𠺝」字,{{IPA|-k̚}}音清晰,唔係{{IPA|-ʔ}}音。-->。
現代標準粵語嘅文讀保留咗九個韻尾,其中包括{{IPA|/-p̚/}}、{{IPA|/-t̚/}}、{{IPA|/-k̚/}}三個入聲韻尾<!-- ,而口語裡邊重有[-ʔ]呢個入聲韻尾<ref><u>陳永明</u>主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ZkJ_-oWuUA 中文一分鐘:重溫之五]》(香港電臺):「雄仔話下個禮拜壹去澳門㗎。」</ref></ref> 按:主持陳永明敎授讀嘅係「𠺝」字,{{IPA|-k̚}}音清晰,唔係{{IPA|-ʔ}}音。-->。


第155行: 第152行:


== 聲調 ==
== 聲調 ==
從語義嘅角度來講,現代標準粵語有六個聲調,分別係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同陽去。由於粵語保留入聲,有啲學者就將入聲分列為單獨嘅聲調,分別係陰入、中入、陽入。另外,喺廣州話裡邊重有陽平調嘅入聲字,不過通常只會出現喺變讀裡邊,而啲變讀喺南寧白話裡邊幾乎唔會出現。

從語義嘅角度來講,現代標準粵語有六個聲調,分別係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同陽去。由於粵語保留入聲,有啲學者就將入聲分列為單獨嘅聲調,分別係陰入、中入、陽入。另外,喺廣州話裡邊重有陽平調嘅入聲字,不過通常只會出現喺變讀裡邊,而啲變讀喺南寧白話裡邊幾乎唔會出現。


{| 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 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第178行: 第174行:


同時,喺好多種粵語方言裡邊:
同時,喺好多種粵語方言裡邊:
*陽平調嘅調值係31而唔係11;
*陽平調嘅調值係31(仩合)而唔係11(合);
*調值55同調值11唔係同一個聲調。
*調值55(仜)同調值11(仜合)唔係同一個聲調。


==歷史變化==
==歷史變化==

喺2019年3月21號 (四) 00:54嘅修訂

粵語音系包括粵語聲母韻母同埋聲調

聲母

粵語嘅聲母通常有20個左右。以下係廣州粵語同南寧粵語裡邊出現嘅聲母:

現代標準粵語聲母表
  唇音 齒齦音 硬齶音 軟齶音 聲門音
單輔音 破擦音 單輔音 唇化輔音
鼻音 m n     ŋ    
爆破音 唔送氣 p t t͡s   k kʷ(w) ʔ
送氣 t͡sʰ   kʷʰ(w)  
摩擦音 f s         h
近音 w     j      
邊擦音   ɬ          
邊近音   l          
按音質來區分嘅11個現代標準粵語元音

其中/ɬ/係廣州粵語無嘅,但係南寧粵語同好多其他粵語方言都有。

喺廣州同南寧嘅粵語裡邊已經無徂濁輔音,只淨返送氣同唔送氣嘅區別。但係喺其他一啲粵語方言(例如四邑話同陽江話)裡邊,濁輔音乃至複輔音都重存在。

複輔音聲母

目前粵語有少數幾種方言重保留徂複輔音聲母,好可能係古漢語複輔音聲母嘅遺存或者流變。目前已知重有複輔音嘅粵語方言包括:

  • 台山台城話:「負」有時讀/mbia/[1]
  • 珠海斗門話同開平、恩平一帶嘅四邑話:仍然保留徂/mb-/爾個聲母[1]
  • 陽江話:「三」同「四」分別讀/ɬlam˥/同/ɬlei˩˥/[2]

韻母

現代標準粵語一共有11個元音。有學者認為,粵語元音存在(單純嘅)長短對立,但係亦都有學者認為,粵語「長元音」同「短元音」之間存在音質嘅差別,而唔單止係長短嘅區別[3]。此外,對於其中兩個元音,有人認為係/e//o/,亦都有人認為係/ɪ//ʊ/[4]

韻尾

現代標準粵語嘅文讀保留咗九個韻尾,其中包括/-p̚//-t̚//-k̚/三個入聲韻尾。

現代標準粵語韻母表[5]
元音 i ɪ/e e ɛ y œ ɵ ɐ a ɔ o o/ʊ u
單元音 i     ɛ y œ     a ɔ     u
i~y[6]     ei       ɵy ɐi ai ɔy     uy
u iu     ɛu       ɐu au   ou    
m im     ɛm       ɐm am        
n in       yn   ɵn ɐn an ɔn     un
ŋ   ɪŋ/   ɛŋ   œŋ   ɐŋ ɔŋ   /ʊŋ  
p ip     ɛp       ɐp ap        
t it     ɛt yt œt ɵt ɐt at ɔt     ut
k   ɪk/ek   ɛk   œk   ɐk ak ɔk   ok/ʊk  


聲調

從語義嘅角度來講,現代標準粵語有六個聲調,分別係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同陽去。由於粵語保留徂入聲,有啲學者就將入聲分列為單獨嘅聲調,分別係陰入、中入、陽入。另外,喺廣州話裡邊重有陽平調嘅入聲字,不過通常只會出現喺變讀裡邊,而爾啲變讀喺南寧白話裡邊幾乎唔會出現。

現代標準粵語聲調
聲調名 陰平 陰上 陰去 陽平 陽上 陽去 上陰入
(短陰入)
(陰入)
下陰入
(長陰入)
(中入)
陽入
調值 55 51 15 14 33 11 13 22 55 15 14 33 22
漢字舉例












𨋢
喉核嘅
葉sir嘅
黃鹿嘅鹿


果核嘅

代表數字 1 2 3 4 5 6 1 (7) 2 3 (8) 6 (9)
粵拼 wan¹
jim¹
saam¹
wan²
jim²
gau²
wan³
jim³
sei³/si³
wan
jip
ling
wan
jim
ng
wan
jim
ji
wat¹
lip¹
cat¹
wat²
jip²
luk²
waat³
jip³
baat³
wat
jip
luk

同時,喺好多種粵語方言裡邊:

  • 陽平調嘅調值係31(仩合)而唔係11(合);
  • 調值55(仜)同調值11(仜合)唔係同一個聲調。

歷史變化

同其他語言一樣,粵語喺度不斷經歷聲音變化,過程中越來越多嘅母語使用者改變某啲聲音嘅發音。

過去影響廣東話嘅一個轉變係喺19世紀末同20世紀初發生嘅齒齦音同齦齶音(有時稱為齒齦後音)嘅損失。呢種區別喺1950年代之前出版嘅好多廣東話字典同發音指南中有記錄,但喺任何現代粵語字典中唔再區分兩者。

記錄呢種區別嘅出版物包括:

  • Williams, S., A Ton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anton Dialect, 1856.
  • Cowles, R., A Pocket Dictionary of Cantonese, 1914.
  • Meyer, B. and Wempe, T.,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3rd edition, 1947.
  • Chao, Y. Cantonese Primer, 1947.

噝音嘅脫腭化令好多曾經唔同嘅詞聽起來一樣。作為比較,呢種區分仍然喺現代標準普通話中,大多數喺廣東話嘅齦顎音對應於喺普通話嘅捲舌音。例如:

擦音類別 漢字 現今粵語 1950年代前粵語 現代標準漢語(普通話)
不送氣塞擦音 /tsœːŋ/ (齒齦) /tsœːŋ/ (齒齦) /tɕi̯ɑŋ/ (齦顎)
/tɕœːŋ/ (齦顎) /tʂɑŋ/ (捲脷)
送氣塞擦音 /tsʰœːŋ/ (齒齦) /tsʰœːŋ/ (齒齦) /tɕʰi̯ɑŋ/ (齦顎)
/tɕʰœːŋ/ (齦顎) /tʂʰɑŋ/ (捲脷)
擦音 /sœːŋ/ (齒齦) /sœːŋ/ (齒齦) /ɕi̯ɑŋ/ (齦顎)
/ɕœːŋ/ (齦顎) /ʂɑŋ/ (捲脷)

儘管上述參考文獻觀察到區別,但大多數人重注意到,當時已經出現咗脫腭化現象。Williams(1856)寫:

The initials ch and ts are constantly confounded, and some persons are absolutely unable to detect the difference, more frequently calling the words under ts as ch, than contrariwise.

Cowles (1914) 寫:

"s" initial may be heard for "sh" initial and vice versa.

呢種顎音化差異嘅痕蹟有時反映喺香港政府粵語拼音。例如,好多名拼寫為sh,即使sh(/ɕ/) 唔再用作字詞嘅發音。例子:「」姓 (/sɛːk˨/),呢個字通常被羅馬化為Shek,同地名嘅名稱沙田 /saː˥ tʰiːn˩/).

齦顎擦音同捲舌擦音喺普通話中互補分佈,其中齦顎擦音以前只發生/i//y/前,然而,普通話亦保留咗介音,其中/i̯//y̯/發生喺度,正如上述所舉例子。廣東話喺某啲時候喺佢歷史上已經失去咗介音,講話者降低咗區分某啲義音字嘅能力。

喺現代香港,好多年輕講話者一向都唔區分某啲音素對,例如/n//l/[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並將一個聲音合併到另一個,一律讀嗮/l/。雖然呢樣嘢通常被認為係唔正式,被譴責為「懶音」,但係真係變得越來越普遍,又影響其他粵語地區(睇香港粵語[未記出處或冇根據],但係唱歌嗰陣,大多數啲歌手都有區分/n//l//k//kʷ//ɔː/,好多年輕講話者一向都唔區分,被譴責為「懶音」,但係唱歌嗰陣,大多數啲歌手都有區分。

參考

  1. 1.0 1.1 潘永強《瞻天望地:廣府俗語探奇》第117頁
  2. 新法蘭西粵拼轉寫粵語方言之嘗試:陽江話[失咗效嘅鏈]
  3. 劉叔新:《粵語壯傣語問題:附語法語義詞彙問題探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ISBN 7-100-04660-2
  4. 馬詩帆葉彩燕《Cantonese: A Comprehensive Grammar》,Routledge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頁話:「(「力」同「拎」嘅韻核)... is more like the vowel sound in English late but is shorter.」;而第18頁又指出:「熟」嘅韻核處於/u//ɔ/之間。
  5. 本表參考馬詩帆葉彩燕《Cantonese: A Comprehensive Grammar》,Routledge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頁,加埋南寧粵語有但係廣州粵語無嘅韻母,同埋一啲見於白讀唔見於文讀嘅元音。
  6. Zee, Eric (1999) 《An acoustical analysis of the diphthongs in Cantonese》,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110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