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via proxy:   [ UP ]  
[Report a bug]   [Manage cookies]                

周达观(约1266年-?),草庭,草庭逸民,汉族,南人元朝浙江温州永嘉人,通晓高棉语或其他语言。在元朝政府担任事务官,曾出使真腊国并短期居留吴哥城一年。

周达观
性别
出生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
浙江温州永嘉
逝世?
国籍元朝
别名周草庭、草庭逸民
职业旅行家
活跃时期13世纪
经历
  • 元朝外贸官员
    使节团员
    作家
代表作

由于他在《元史》中无传,故后人对其生平所知不多。

生平

编辑

周达观在生时正值南宋之际。当时元朝正攻伐占城安南,并入侵真腊(高棉帝国),但因受地理及气候所阻,并未成功。因此,元廷改用威迫方法,遣使说服真腊及邻近小国自动归附,所以他便成为使节团团员。但其能随行之原因不详,不过估计他曾到过南洋,或曾当派驻温州管理对外贸易的官员,甚至通其语言。

元贞2年(1296年)2月,使节团离开明州,同月于温州港放洋,并于3月15日抵占城。其后因逆风及值内河水道浅水期,故延至7月才抵真腊国都吴哥城。他们并非因交涉或谈判拖延了时间,而是要待翌年西南季风起及大湖水涨才能回航,所以于吴哥逗留约1年。大德元年6月才起程回国,并于8月12日抵宁波,是次旅程历时一年半。

他回国后便著《真腊风土记》,详细记载当地都城王室与风土人情、行程及所取途径,甚有地理学之纪录价值。而此书最迟于元武宗至大4年才完成。全文约8500字,包括介绍篇, 共分为41个章节。19世纪, 该书被译成法德英等多种文字。但直到1970年代, 才有柬埔寨学者将其翻译成高棉文

影响

编辑

在10至13世纪之真腊,正值文明最灿烂的时代,称为“吴哥时代”。但及后沦为暹罗国土,故《元史‧外国传》中没有此地之记载。因此,《真腊风土记》可补《元史》的阙佚,也是13世纪元对其交通贸易之重要史料。柬埔寨之上古史多限于传说,这也是依赖中国史书的记载而流传。自东汉以来,中国国势渐向南伸展,对中南半岛渐有认识。如三国时朱应、康泰往扶南林邑宣国威,及后着《扶南异物志》、《扶南记》等,是有关真腊之最早记载,但早已散失。宋代岭外代答》、《诸蕃志》和元代岛夷志略》均有专章叙述真腊,但真腊风土记则以全书详细记录当地风俗、山川形势、人民生活。因此,对认识其古代历史具有无可代替的参考价值。

此外,由于当地气候湿暖,文物易于腐朽,加上战乱频仍,国土变迁不定。除出土碑文外,文字记录甚少,文物亦易于散失。因此,此书提供了其古地理数据,还补正史之不足,也作为其与中国交往的历史见证。

他曾访问真腊国都吴哥城,后其被暹罗侵扰,柬埔寨迁都金边,吴哥终沦为废墟,无人知其存在。19世纪初,此书被欧人莱慕莎译成法文后,使人兴起寻找废墟之念,从而影响不少欧人东来,加速东西文化交流。再者,他对其地地理有颇详尽的观察。如《总序》记从宁波占城的路线,对所经港口、水路、城市、里程均详尽记载。这加强了中外交通往来联系,并且扩大国人的地理知识。

历代更替,国人多流寓外地。他的出使,为元代移居真腊华侨之情况提供详实的数据。而且此书对当地的语言、风俗及贸易记载甚详,这对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实有相当的影响及参考价值。

昔日欧人所写之书籍中,有误谓浮稻乃19世纪时传入东南亚,或说洋人为当地贫民培植的。但根据此书所载,浮稻早于他诏喻真腊时已遍布当地。因此,此书纠正不少历史上的错误记载,可见影响之深远。

真腊风土记传入法国后, 直接导致了法国人于1860年代在密林中发现吴哥窟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