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via proxy:   [ UP ]  
[Report a bug]   [Manage cookies]                

yān,又称焉耆语Arśi),是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古国。其国都是员渠(“焉耆”的同名异译),在今焉耆回族自治县黑城遗址(維吾爾語قاراشەھەرQarašähär;英語:Karasahr)。

焉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淺綠色區域)

焉耆人称呼自己的国家为“Arśi”。“焉耆”这一译名是原始焉耆龟兹语中“*Ārke-”一词的上古汉语音译。梵语将焉耆称呼为Agni,为“火焰”之意,法显将其译为乌夷玄奘将其译为阿耆尼

地理

编辑

焉耆国都為员渠城,離长安七千三百里。公元前二世紀至元年間約四千戶,人口約三万餘人,兵士六千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1]

历史

编辑

漢朝时代

编辑

漢朝時代,匈奴西边日逐王設置僮仆都尉,令其統领西域,常居焉耆、危须尉犁间,並向诸国徵税,收入頗豐 [1]

新朝时代

编辑

王莽始建国五年(13年)西域诸国中焉耆先叛王莽,杀都护但钦天凤五年(18年),王莽遣大使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率領戊己校尉出西域,诸国皆郊迎贡献。诸国先前曾杀都护但钦,王骏欲攻擊,命佐帅何封、戊己校尉郭钦别将。焉耆诈降,伏兵击王骏等。王钦、何封后到,袭击老弱,从车师还入塞。王莽拜王钦为填外将军,封劋胡子,何封为集胡男。

唐朝时代

编辑

唐朝時代,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国,国王姓龙,名突骑支,常受西突厥驅使。贞观十八年(644年),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讨伐焉耆,平定之,自此臣属於唐,并成为安西四镇之一[2]

清朝时代

编辑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升喀喇沙尔直隶厅置;治所在今焉耆,辖境大约相当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1913年废。

 
北魏時代焉耆与周邊国。
 
唐代焉耆与周邊国。

君主

编辑

兩漢時期

编辑

焉耆(58-792)

  • (30) 戊午 58
  • (3) 戊子 88
  • 广 (3) 辛卯 91
  • 元孟 (34) 甲午 94-127

兩晉時期

编辑

南北朝時期

编辑

隋唐時期

编辑

语言

编辑

焉耆人使用吐火罗语(也称焉耆语或東吐火羅語)。

宗教

编辑

唐贞观元年(627年)著名高僧玄奘印度取经,在《大唐西域記》对于焉耆国的佛教有详细的叙述:

“伽蓝十馀所,僧徒二千馀人习学小乘佛教一切有部。经教律仪,既遵印度。”

“荒城北四十馀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照怙厘。而东西随称。佛像庄饰殆越人工。僧徒清斋诚为勤励东。照怙厘佛堂中有玉石。面广二尺 馀。色带黄白状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迹。长尺有八寸。广馀六寸矣。或有斋 日照烛光明。大城西门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馀尺。于此像前建五年一大 会处。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 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绮。载诸赞舆 谓之行像。动以千数云集会所。常以月十五日晦日。国王大臣谋议国事。访及高 僧然後宣布。会场西北渡河至阿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庭宇显敝佛像工饰。僧徒肃穆精 勤匪怠。”

焉耆文的佛教文献有《弥勒会见记》等。

阿耆尼、乌夷

编辑

东晋法显传》有記載:“复西北行十五日到乌夷国。僧亦有四千余人。皆小乘学。”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在所译《高僧法顯傳》中考证“乌夷国”就是焉耆。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写道:“出高昌近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焉耆。”法国汉学家儒莲最早指出“阿耆尼”是梵文Agni的对音。伯希和指出,以Agni称呼焉耆见于566年的梵文典籍,那是在焉耆国受印度影响而崇信佛教之后,因此国名梵语化,而并非早已存在;早已存在的是土名“焉耆”。

关連項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汉书·西域传》
  2. ^ 唐书

延伸阅读

编辑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焉耆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後漢書·卷88》,出自范晔後漢書
 晉書·卷097》,出自房玄齡晉書
 魏書·卷102》,出自魏收魏书
 周書·卷50》,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北史·卷097》,出自李延壽北史
 隋書·卷83》,出自魏徵隋书
 舊唐書·卷198》,出自刘昫舊唐書
 新唐書·卷221上》,出自《新唐書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