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via proxy:   [ UP ]  
[Report a bug]   [Manage cookies]                
跳转到内容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神霄九宸天尊之一,簡稱雷聲普化天尊,民間常稱雷祖,又稱九天普化君,九天貞明大聖,是神霄玉清真王化身,掌九霄三十六天,化形十方三界。

文獻紀載

[编辑]

根據《明史》記載,雷聲普化天尊

「以六月二十四日為天尊示現之日,故歲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夫,南郊合祀,而山川壇複有秋報,則此祭亦當罷免」。[1]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記載

「天尊言:吾是九天貞明大聖,每月初六及旬中辛日,監觀萬天,浮遊三界。」

「天尊言:吾昔于千五百劫,以先心縫此道,遂位上眞,意釀此功,遂權大化。嘗于大羅元始天尊前,以淸淨心發廣大願,願於未來世,一切眾生,天龍鬼神,一稱吾名,悉使超渙。如所否者,吾當以身身之。」[2]

主要經典

[编辑]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3],又名《雷霆玉樞寶經》。

此經為宋代神霄派所傳。是道教消災解厄的第一經典。

經文為雷聲普化天尊所說。

此神為神霄九宸天尊之一,是執掌三界,監觀萬天,總司五雷,普化群生,賞善罰惡之神。

經文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兩節。

第一節論述「至道」。內稱:「道者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夫如是,則可與忘形,可與忘我,可與忘忘」。又曰:「惟其忘而不忘,忘無所忘,無可忘者,卽是至道。」

第二節論「氣數」。認為人之稟受不同謂之氣,智愚清濁謂之數;數系乎命,氣系乎天。學道之士若為氣數所囿,天命所梏,則不得眞道。經文又述消災解厄之法。謂凡遇三災九厄,可依法持誦經文,若默念普化天尊之號,卽有諸神消災解厄;若歸命此經,可以長生。

其他相關經典

[编辑]
  • 《太上說朝天謝雷真經》
  • 《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
  • 《雷霆玉樞宥罪法懺》

掌管

[编辑]

掌管九霄三十六天,諸天諸地一切眾生。

九天者,乃統三十六天總司也。

始因東南九炁而生,正出雷門,所以掌三十六雷之令,受諸司府院之印,生善殺惡,不順人情。

蓋以九天之名者,取其陽剛而不泯者之謂也。

應元者,仰惟元始祖劫一炁分真,玉清真王應元之體。

雷者,陰陽二炁結而成雷,既有雷霆,遂分部隸九天雷祖。因之以剖析為五屬,神霄真王用之,以宰御三界。

真王所居神霄玉府,其道在乎巽。巽者,天中之地也,東南乃九陽之炁。結清朗光,元始父祖,化神霄玉清真王。

玉府在碧霄梵炁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

天有四方四隅,分為九霄,惟此一霄居於梵炁之中。在心曰神,故曰神霄,乃真王按治之所。天尊臨蒞之都。

卿師使相,列職分司,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檢押啟閉,管鑰生成。

上自天皇,下自地帝,非雷霆無以行其令。大而生死,小而枯榮,非雷霆無以主其政。[4]

文學中的杜撰形象

[编辑]

明清章回小說《封神演义》中,將殷商末代君王紂王朝中的太師聞仲杜撰為九天應元普化天尊,率領雷部二十四員神將,負責催雲布雨,行雷擊電。

天尊寶偈

[编辑]

無上玉清王,統天三十六。

九天普化君,化形十方界。

披髮騎麒麟,赤腳躡層冰。

手把九天炁,嘯風鞭雷霆。

能以智慧力,攝伏諸魔精。

濟度長夜魂,利益於衆生。

如彼銀河水,千眼千月輪。

誓於未來世,永揚天尊教。[5]

相關頁面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ing-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2024-06-19] (中文(臺灣)). 
  3. ^ 尹翠琪, 道教版畫研究:[[大英圖書館]]藏《玉樞寶經》四註本之年代及插畫考 (PDF), 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 2, 2010, 2: 135–183 [2015-04-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3)  网址-维基内链冲突 (帮助)
  4.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註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zh.wikisource.org. [2024-06-19] (中文(繁體)). 
  5.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2024-06-19]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