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via proxy:   [ UP ]  
[Report a bug]   [Manage cookies]                
跳转到内容

寿州 (隋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壽州隋朝時設置的

沿革

[编辑]

隋唐五代

[编辑]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改揚州(治壽春)為壽州,隸壽州總管府,治壽春(今安徽省壽縣),領四縣:壽春、安豐、小黃、長平。開皇十九年(599年),析置霍丘縣。大業元年(605年),廢總管府。大業三年(607年),改壽州為淮南郡。後省長平縣。[1]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平杜伏威,改淮南郡(領壽春、安豐、霍丘、小黃四縣)復置壽州,隸和州總管府。武德三年(620年),壽州改隸壽州總管府。武德四年(621年),析置松滋、肥陵二縣,松滋、霍丘二縣改屬蓼州。武德七年(624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廢蓼州,其所領霍丘縣改屬壽州;省小黃、肥陵二縣。貞觀元年(627年),壽州直隸於揚州大都督府;廢霍州,其所領霍山縣改屬壽州。至此,壽州領四縣:壽春、安豐、霍丘、霍山。貞觀十年(636年),壽州直屬淮南道武周神功元年(697年),改霍山縣為武昌縣。

唐朝神龍元年(705年),復武昌縣為霍山縣。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改霍山縣為盛唐縣。天寶元年(742年),改壽州為壽春郡,析置霍山縣。天寶十五載(756年),壽春郡隸淮南節度使(駐揚州)。乾元元年(758年),復壽春郡為壽州。至此,壽州領五縣:壽春、安豐、霍丘、盛唐、霍山。乾元二年(759年),壽州改隸淮南西道節度使(駐壽州)。上元二年(761年),壽州還隸淮南節度使,又改隸舒廬壽都團練使(駐壽州),又還隸淮南節度使興元元年(784年),壽州改隸濠壽廬都團練觀察使(駐壽州)。貞元四年(788年),壽州還隸淮南節度使[2]

唐朝寿州辖县
618年 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小黄县[3]
621年 寿春县安丰县小黄县霍丘县改属蓼州,新设肥陵县[4]
624年 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来属,废除小黄县肥陵县
627年 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霍山县[5]来属)
697年 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霍山县(改名武昌县
705年 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武昌县(改名霍山县
739年 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霍山县(改名盛唐县
742年 寿春县安丰县霍丘县盛唐县(新设霍山县[6]

五代十國時期,壽州先後為南吳(907年-937年)、南唐(937年-957年)、後周(957年-960年)的領土。南吳天祐十四年(917年),壽州改隸清淮軍節度使(駐濠州)。乾貞元年(927年),清淮軍節度使移駐壽州。後周顯德四年(957年),改清淮軍節度使為忠正軍節度使,壽州仍隸之;潁州下蔡縣改屬壽州,壽州移治下蔡(今安徽省鳳臺縣)。至此,壽州領六縣:下蔡、安豐、霍丘、壽春、盛唐、霍山。[7]

宋金

[编辑]

北宋時,壽州屬淮南路開寶元年(968年),霍山縣併入盛唐縣。開寶四年(971年),改盛唐縣為六安縣。至此,壽州領五縣:下蔡、安豐、霍丘、壽春、六安。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兩路,壽州屬淮南西路政和六年(1116年),升壽州為壽春府[8]

金朝天會七年(1129年),佔領南宋壽春府淮北的下蔡縣,亳州蒙城縣改屬壽春府。劉齊阜昌元年(1130年),得金之壽春府,降為壽州金朝天會十五年(1137年),廢劉齊,得壽州。天眷二年(1139年),歸還壽州予南宋,廢州,領縣併入壽春府(治下蔡)。皇統元年(1141年),佔領南宋壽春府下蔡、蒙城、安豐、霍丘四縣。同年議和,歸還淮南的安豐、霍丘二縣(置安豐軍)。

皇統二年(1142年),降壽春府壽州(刺史州),隸山東西路武寧軍節度使(駐徐州),領二縣:下蔡、蒙城。貞元元年(1153年),壽州改隸南京路宣武軍節度使(駐歸德府)。正隆六年(1161年),壽州陷於南宋,升為壽春府大定二年(1162年),奪回壽春府,復為壽州。泰和六年(1206年),升壽州為防禦州,同年陷於南宋後又奪回。天興元年(1232年),下蔡陷於大蒙古國,不久被棄。天興二年(1233年),下蔡陷於南宋,州治遷至蒙城,不久蒙城亦陷於南宋南宋改壽州為壽春府[9]

明清

[编辑]

吳元年(1367年),降壽春府復置壽州,屬江南行中書省臨濠府,治壽春(今安徽省壽縣),領五縣:壽春、安豐、下蔡、霍丘、蒙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壽州直隸於中書省。洪武四年(1371年),壽州還屬臨濠府,省附郭壽春縣及安豐、下蔡二縣入本州。至此,壽州領二縣:霍丘、蒙城。洪武六年(1373年),改臨濠府中立府,壽州仍屬之。洪武七年(1374年),改中立府鳳陽府,壽州仍屬之。[10]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佔領壽州。雍正三年(1725年),霍丘縣改屬潁州,蒙城縣改屬亳州,壽州不再領縣。雍正十一年(1733年),分壽州置鳳台縣[11]

1912年,改壽州為壽縣,直隸於安徽省[12]

長官

[编辑]
隋朝壽州刺史(589年-607年)
唐朝壽州刺史(619年-742年,758年-907年)
五代十國壽州刺史(907年-960年)
北宋知壽州軍州事(10世紀-1116年)
劉齊知壽州軍州事(1130年-1137年)
  • 王威
  • 宋超(?-1137年)[53]
金朝壽州刺史(1142年-1206年)
金朝壽州防禦使(1206年-1233年)
明朝壽州知州(1367年-1645年)
  • 夏侯顯(1369年出任)
  • 秦克用(1380年出任)
  • 錢唐(洪武時)
  • 王謙(1404年出任)
  • 惠理(1440年出任)
  • 甄譓(1445年出任)
  • 王長福(1445年出任)
  • 羅訓(1460年出任)
  • 楊晟(1465年出任)
  • 趙宗(1468年出任)
  • 陳鎰(1478年出任)
  • 李沖(1484年出任)
  • 劉㮣(1486年出任)
  • 劉瓚(1488年出任)
  • 王肅(1489年出任)
  • 王嘉慶(1493年出任)
  • 江潮(1501年出任)
  • 李昆(1503年出任)
  • 吳節(1509年出任)
  • 林僖(1513年出任)
  • 常龍(1516年出任)
  • 李鳳(1519年出任)
  • 鄭元深(1521年出任)
  • 河東萊(1524年出任)
  • 劉天民
  • 王鎣(1525年出任)
  • 戴奇(1533年出任)
  • 王重質(1535年出任)
  • 劉永準(1537年出任)
  • 錢雍熙(1539年出任)
  • 周宗正(1541年出任)
  • 史弘詢(1541年出任)
  • 栗永祿(1547年出任)
  • 鄭紹恷(1550年出任)
  • 鄭源彬(1554年出任)
  • 呂穆感(1559年出任)
  • 陳懋興(1560年出任)
  • 傅霖(1563年出任)
  • 楊惟喬(1566年出任)
  • 甘來學(1568年出任)
  • 南軒(1573年出任)
  • 楊潤(1573年出任)
  • 周以敬(1574年出任)
  • 鄭珫(1574年出任)
  • 莊桐(1576年出任)
  • 黃克纘(1583年出任)
  • 李聯芳(1585年出任)
  • 張允紳(1586年出任)
  • 李和(1589年出任)
  • 李邦潢(1595年出任)
  • 舒琛(1599年出任)
  • 郭蒙吉(1603年出任)
  • 徐來建(1604年出任)
  • 馬□□(1609年出任)
  • 彭汝賢(1610年出任)
  • 閻同賓(1615年出任)
  • 王□□(天啟時)
  • 李來鳳(天啟時)
  • 郭宗振(1627年出任)
  • 范紹裘(1627年出任)
  • 茅望之(1635年署任)
  • 劉純慶(崇禎時)
  • 朱大紱(崇禎時)
  • 袁翎(崇禎時)
  • 張鴻勳(崇禎時)
  • 李彬(崇禎時)
  • 趙□□(崇禎時)
  • 王□□(崇禎時)
清朝壽州知州(1645年-1912年)
  • 胡永善(1645年出任)
  • 劉士瑜(1645年出任)
  • 王棐(1646年出任)
  • 王業(1647年出任)
  • 于三躍(1651年出任)
  • 李大升(1653年出任)
  • 裘組(1658年出任)
  • 劉裴印(1660年出任)
  • 黎士毅(1663年出任)
  • 張希召(1668年出任)
  • 沈顯貴(1678年出任)
  • 甯養氣(1682年出任)
  • 王治國(1683年出任)
  • 佟山年(1687年出任)
  • 黃汝鈺(1694年出任)
  • 王永偀(1695年出任)
  • 傅君錫(1697年出任)
  • 王帝臣(1700年出任)
  • 徐國璽(1708年出任)
  • 祝鍾雋(1710年出任)
  • 謝亮揆(1712年出任)
  • 李孔嘉(1715年出任)
  • 鮑學灝(1722年出任)
  • 姚宗先(1728年出任)
  • 饒荷禧(1729年出任)
  • 王瓚(1731年出任)
  • 張毓珂(1732年出任)
  • 唐際運(1732年署任)
  • 周之晉(1734年署任)
  • 馮原(1734年出任)
  • 段文元(1735年署任)
  • 趙宗炅(1736年出任)
  • 范從轍(1737年出任)
  • 孔傳檀(1742年署任)
  • 金宏勳(1743年出任)
  • 王瓚(1744年出任)
  • 陳韶(1746年出任)
  • 馮源(1747年出任)
  • 郭瀛(1751年出任)
  • 朱扆(1753年出任)
  • 劉瑍(1754年出任)
  • 李天璽(1756年出任)
  • 王如玖(1757年出任)
  • 王心銘(1757年出任)
  • 徐廷琳(1761年出任)
  • 席芑(1765年出任)
  • 張肇揚(1767年出任)
  • 梁鈺(1767年出任)
  • 周錫疆(1769年署任)
  • 鄭基(1770年出任)
  • 亢愫(1770年署任)
  • 周錫疆(1770年署任)
  • 劉立詮(1772年署任)
  • 楊先儀(1773年署任)
  • 張佩芳(1774年出任)
  • 杜明德(1774年署任)
  • 徐紹基(1777年署任)
  • 黃周鼎(1778年署任)
  • 楊有源(1780年署任)
  • 林夢鯉(1783年出任)
  • 陳於禮(1786年署任)
  • 蔡必昌(1786年出任)
  • 姚繼祖(1787年署任)
  • 趙霖(1787年署任)
  • 李廷儀(1790年署任)
  • 何孝達(1791年署任)
  • 李法(1792年署任)
  • 彭同堉(1793年署任)
  • 周光鄰(1793年署任)
  • 黃繩祖(1794年署任)
  • 高質連(1794年出任)
  • 孫菖生(1797年出任)
  • 鄭泰(1799年出任)
  • 沈南春(1803年署任)
  • 玉福(1805年署任)
  • 靳天培(1807年署任)
  • 陳之揆(1810年出任)
  • 許鴻磐(1811年署任)
  • 沈南春(1811年署任)
  • 李兆洛(1812年兼理)
  • 靳天培(1813年署任)
  • 沈南春(1813年出任)
  • 杜茂材(1814年署任)
  • 姜廷燦(1816年署任)
  • 周恕先(1818年署任)
  • 龔式穀(1819年署任,1820年出任)
  • 張家檙(1822年兼理)
  • 王毓芳(1822年署任)
  • 王友仁(1823年署任)
  • 傅懷江(1825年署任)
  • 裘恩澍(1826年署任)
  • 朱士達(1826年出任)
  • 袁忠圖(1829年代理)
  • 高瑞慶(1830年出任)
  • 續瑞(道光時)
  • 王恩植(道光時)
  • 陸耀如(道光時)
  • 徐青照(道光時)
  • 陳葆森(道光時)
  • 許道藩(道光時)
  • 張清元(道光時)
  • 劉汝剛(道光時)
  • 楊斯熙(道光時)
  • 饒元英(1847年任)
  • 裕泰(1851年代理)
  • 李寶善(1851年任)
  • 金光筋(1852年任)
  • 黃元吉(1855年任)
  • 任春和(1857年任)
  • 毛維翼(1862年任)
  • 施照(1863年任)
  • 顏海颺(1868年出任)
  • 李蔚(1869年署任)
  • 陸顯勳(1870年出任)
  • 王寅清(1873年署任)
  • 金耀奎(1875年代理)
  • 何慶釗(1875年署任)
  • 陸顯勳(1876年出任)
  • 李祖福(1880年署任)
  • 覺羅錫光(1881年兼理)
  • 陸顯勳(1881年出任)
  • 沈慶立(1883年署任)
  • 周辛炳(1884年署任)
  • 王鼎臣(1885年出任)
  • 曾道唯(1887年出任)
  • 鄭思賢(1888年代理)
  • 曾道唯(1888年回任)
  • 宗能徵(1889年代理)
  • 王萬甡(1890年署任)[61]

註釋及徵引文獻

[编辑]
  1. ^ 《隋書·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
  2.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3. ^ 安徽省寿县正阳关镇
  4. ^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孙庙乡
  5. ^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
  6. ^ 安徽省霍山县衡山镇
  7.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
  8.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9.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
  10.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
  11.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
  12.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
  13. ^ 《隋書·卷二·帝紀第二》
  14. ^ 《隋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二十》
  15. ^ 《唐刺史考全編》
  16. ^ 《新五代史·卷三十二·死節傳第二十》
  17. ^ 《新五代史·卷二百五十二·列傳第十一》
  18. ^ 《宋史·卷二百四十九·列傳第八》
  19. ^ 《宋史·卷二百七十·列傳第二十九》
  20. ^ 《宋史·卷二百七十六·列傳第三十五》
  21. ^ 《宋史·卷二百九十六·列傳第五十五》
  22. ^ 22.0 22.1 《宋史·卷三百○四·列傳第六十三》
  23. ^ 《宋史·卷三百○七·列傳第六十六》
  24. ^ 《宋史·卷二百五十·列傳第九》
  25. ^ 25.0 25.1 《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三》
  26. ^ 《宋史·卷三百○二·列傳第六十一》
  27. ^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傳第四十五》
  28. ^ 28.0 28.1 《宋史·卷三百○一·列傳第六十》
  29.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傳第五十六》
  30. ^ 30.0 30.1 《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傳第四十二》
  31. ^ 《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傳第四十七》
  32.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傳第五十》
  33. ^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列傳第二十四》
  34. ^ 《宋史·卷二百六十九·列傳第二十八》
  35. ^ 《宋史·卷三百○九·列傳第六十八》
  36. ^ 《宋史·卷二百九十四·列傳第五十三》
  37. ^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列傳第五十四》
  38. ^ 38.0 38.1 《宋史·卷二百九十·列傳第四十九》
  39. ^ 《宋史·卷三百○三·列傳第六十二》
  40. ^ 《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傳第八十三》
  41. ^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傳第七十五》
  42.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一·列傳第九十》
  43.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三·列傳第九十二》
  44. ^ 《宋史·卷三百三十·列傳第八十九》
  45. ^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46. ^ 《宋史·卷三百四十七·列傳第一百○六》
  47. ^ 47.0 47.1 《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48. ^ 《宋史·卷十八·本紀第十八·哲宗二》
  49. ^ 《宋史·卷四百四十二·列傳第二百○一·文苑四》
  50. ^ 《宋史·卷三百五十四·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51. ^ 《宋史·卷三百五十六·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52. ^ 《宋史·卷三百四十六·列傳第一百○五》
  53. ^ 《宋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二十九·高宗六》
  54. ^ 《金史·卷九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55. ^ 《金史·卷五·本紀第五·海陵》
  56. ^ 56.0 56.1 56.2 《金史·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五十九·忠義一》
  57. ^ 《金史·卷一百〇二·列傳第四十》
  58. ^ 58.0 58.1 《金史·卷一百〇三·列傳第四十一》
  59. ^ 《金史·卷一百〇四·列傳第四十二》
  60. ^ 《金史·卷十六·本紀第十六·宣宗下》
  61. ^ 《光緒壽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