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via proxy:   [ UP ]  
[Report a bug]   [Manage cookies]                
跳转到内容

高季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高季昌
楚武信王
統治924年-929年
出生858年
逝世929年(70—71歲)
年號
同光:924年三月-926年四月

天成:926年四月-928年六月

乾貞:928年六月-十二月
谥号
武信王
政权荆南

楚武信王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因避后唐庄宗李存勗祖父李国昌名讳,改为季兴,字贻孙陕州硤石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南)人,五代十國时期荆南建立者(南平王、秦王),以江陵一城周旋于中原、诸侯之间,长于纵横之术。自称东魏司徒高昂之后。

生平

[编辑]

高季兴幼年为汴州商人李七郎(李七郎后为朱全忠义子,改名朱友让)家奴,后为朱友让收为义子,改姓为朱,由此得入军门,为朱全忠亲随牙将,因破凤翔唐昭宗有功,被唐昭宗授“迎銮毅勇功臣”之号,迁宋州刺史。又随朱全忠扫荡青州,累功升颍州防御使,并復姓高氏。907年朱全忠称帝,建立后梁,授其为荆南节度使。但由于战乱,本来荆南所辖八州只有江陵一城为季昌所领。开平二年,与雷彦恭马殷杨行密鏖战,互有胜负。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平四年,大败马楚于油口[1]。后梁末帝朱友贞乾化三年(913年),被册封为渤海王。是年九月,季昌私造战舰五百艘,招募亡命之徒,与杨吴、前蜀交好,后梁对其失去控制[2]。乾化四年(914年)春正月,季昌試圖攻取前蜀的夔、万、忠、涪四州,結果大敗而還[3]。贞明三年,季昌修筑堤坝以防长江水患,荆南人称高氏堤。龙德元年,季昌命都指挥使倪可福修江陵外城。

同光元年(923年),后唐灭梁,高季昌改名高季兴向后唐称臣,携300骑入朝觐见,升中书令。在唐时建议李存勗攻取前蜀,李存勗认为十分有道理。但险些为后唐所留,季兴丢弃辎重和随从,连夜赶路才侥幸逃脱。回到江陵后,季兴认为李存勗耽于声色,定不能长久,于是修缮城池,招纳梁军旧部,以备万全之策[4]。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后唐庄宗李存勗为笼络其心,册封其为南平王[5]。随即与后唐一同攻蜀,不克而还。而蜀国仍被灭亡。消息传至荆南,季兴为之前给后唐出计而感到十分懊悔。高季兴在荆南,常截留各国供品,或也为讨得赐物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时称「高赖子」。

其后后唐前蜀,未几,又逢后唐的鄴都之變,李存勗被杀,天成元年,季兴趁机向李嗣源要回了夔、忠、万、归、峡五州。高季兴截获蜀地入朝贡物,又厚颜向后唐索地,妄图扩大地盘,后唐明宗李嗣源怒其无耻,罢其官爵,发湖南和蜀地两地兵马来征,荆南不敌,辖地日蹙,求兵于南吴。后因江南雨季,粮草不济,后唐罢兵,方才逃此一劫,此后归顺南吴,得封秦王。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马楚兴师进攻江陵,季兴不敌。九月,在白田击败楚军。然而后唐又兴兵来攻。十二月十五日(929年1月28日)高季兴病死,时年七十一。葬于江陵城西的龙山乡。其子高从诲继位,重新向后唐称臣,因此后唐始追封高季兴为楚王,武信(楚武信王),故南平又被称为北楚

家庭

[编辑]

子女

[编辑]

[编辑]
  1. 文献王高从诲
  2. 高从诩
  3. 高从诜
  4. 高从让
  5. 高从谦
  6. 四子,皆失名

[编辑]
  1. 高氏,嫁倪可福倪知进
  2. 五女,皆失名,相传分别在佛华寺、菩提寺、庄严寺、石佛寺、法轮寺出家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舊五代史/卷133》,出自薛居正舊五代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十国春秋·卷一百》
  2.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高季昌造战舰五百艘,治城堑,缮器械,为攻守之具,招聚亡命,交通吴、蜀,朝廷浸不能制。
  3. ^ 《資治通鑒·卷二百六十九》高季昌以蜀夔、万、忠、涪四州旧隶荆南,兴兵取之,先以水军攻夔州。时镇江节度使兼侍中嘉王宗寿镇忠州,夔州刺史王成先请甲,宗寿但以白布袍给之。成先帅之逆战,季昌纵火船焚蜀浮桥,招讨副使张武举铁丝亘拒之,船不得进。会风反,荆南兵焚溺死者甚众。季昌乘战舰,蒙以牛革,飞石中之,折其尾,季昌易小舟以遁。荆南兵大败,俘斩五千级。
  4.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5. ^ 关于高季兴受封为南平王,资治通鉴十国春秋载为同光二年(924年);新五代史载为同光三年(925年)。
前任:
南平君主
924-929
繼任:
长子文献王高从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