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via proxy:   [ UP ]  
[Report a bug]   [Manage cookies]                

創造之終極:給潘能伯格的一個神學詮釋

從閱讀潘能伯格(Wolfhart Pannenberg) 的《系統神學》第二卷,第七章的第一節:「以創造為上帝的行動」(“The Creation as the Act of God”) ,來撰寫個人的神學詮釋。

創造之終極:給潘能伯格的一個神學詮釋 © 2020 屈思宏 引言 潘能伯格 (Wolfhart Pannenberg) 可說是一位充滿創造力的神學家。他的創造力原自 於他敢於跟世上不同的學問對話,包括物理學、生物學、人類學、政治學等等。所以他的 《系統神學》不是神學院一般「系統神學」課程的讀本,而是富有創造力的神學作品,是 他的代表作。因筆者對創造論甚有興趣,故本文嘗試以第一身閱讀寫作式,從閱讀《系統 神學》第二卷,第七章的第一節「以創造為上帝的行動」(“The Creation as the Act of God”) ,撰寫個人的神學詮釋。1 一般而言,詮釋某神學家的著作,都是以第二身來寫的,例如:「潘能伯格指出 … ,對他來說 …」。這多少都屬於一種思辯理性分析,論述者都是以研究者的身份,以 科學的客觀精神詮釋神學家的意思與意義。但第一身閱讀寫作式,則是跟着作者和讀者自 己的想法一起閱讀。這方式有點像禱讀 (lectio divina) :順序閱讀,讀到有啟發的地方,便 停下來默想、禱告,然後繼續閱讀。我這次閱讀雖然少了禱告,但程序也是一樣,讀到有 啟發的地方,便停下來默想,之後就像寫自己的思想一樣,以第一身寫下自己對潘能伯格 的神學見解。所以也可稱為對神學作品的個人神學詮釋。或者你會問,這種閱讀法會否容 易誤解原著?無疑是會的。但我是以順序的方式閱讀和思考,有時往後的閱讀會改正我之 前的了解,那麼我的神學玄想也會隨之而改變。你可以把第一身閱讀寫作想像成一棵藤本 植物(liana),它依附著大樹慢慢生長,它有自己的生命,卻不是那棵大樹,但又纏繞着 大樹。同樣,我以下的思想創作都有賴順序閱讀,像依附著大樹一樣。所以你也會發現我 常引潘能伯格的論點。或者,我可以給這一種閱讀寫作方式為「藤本文學」吧! 主要閱讀英譯本, Wolfhart Pannenberg, “1. Creation a the Act of God.” Pages 1-59 in Systematic Theology. Volume 2. Translared by Geoffrey W. Bromiley.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1991。簡稱 ST。如有必要 也會參考中譯本,潘能伯格著。李秋零譯。《系統神學(卷二)》。香港:道風書社,2017。簡稱 《系統 》。 1 1 創造之終極 一、一切朝向父上帝 如果上帝是世界的創造者、復和者和完成者,而三一生命是上帝與世界之關係的奠 基(ST, p.5),那麼我們就必須與三一生命結連,並以此成為奠基,以建立我們與世界的 關係。上帝既然是三一,我們與祂的生命結連,以至與世界的關係,也就必然反影三一結 構,因而這兩種關係能彼此呼應。尤以上帝作為完成者,帶領世界進入終極,世界每一生 命就因聖子與聖父的關係,藉聖子的肉身彰顯,進入與上帝的團契之中(ST, p.7)。換言 之,耶穌基督整合了所有生物朝向上帝。祂即然是我們的主,也就必然是我們的藍圖,展 示給我們知道如何與自然界建立關係,並帶領一生命融入與父神相交的場所之中。能夠做 這一切,正是因為「在父的拯救目的裏,每一生物都有位分」(ST, p.7)。 既然上帝與世界的關係是基於祂的三一生命,也就是分而合一的生命,那麼衪在世 的工作也必反影多樣分殊而合一(ST, p.8)。「多樣」者,不只在於種類或形態之多,更在 於生命之多樣化,因為一切生物都是出自那「屬神生命的三一多元性」(“trinitarian plurality of the divine life”, ST, pp.8-9)。2 從現象我們看見物種之繁多,但現象的深層世界 卻是生命的彼此結連。生命本身就是意味著關係,生命之多樣化就是關係之多樣化。創造 界整體就在這多樣化的關係中朝向父神。 在朝向父神的整個過程中,不論是宇宙的性質還是歷史,都成了上帝工作的場( “field”, ST, p.11)。如果性質屬內在範疇,歷史屬外在範疇,上帝三一生命就貫串宇宙內外 了,宇宙便成了一個生命整體,每一生命能在其中活著成長。這樣,當我們思考每一生命 ,都不能不思考宇宙整體。在萬千世界之中,每一生命都不是無原無故的存在著。而上帝 《系統》譯之為「屬神生命的三一多樣性」(頁17)。其實「多樣性」也是生物學常用名詞,如「物種多 樣性」等,所以這也與本文宏旨一致。可是,按潘能伯格,三一生命只是上帝經世工作的多樣性,乃至創 造界多樣性的基礎而矣,兩者並不是完全對等。而且,「多元」有指向統一的意味,能形容三一。但「多 樣」卻著眼於種類或形態之多,不一定指向統一。因這種種原因,本文便刻意分開內在三一與經世三一工 作及自然界,前者屬「多元」,後者屬「多樣」。 2 2 既然以衪的自由來創造萬物(ST, p.12),萬物必被賦予相當的自由。因此,如果上帝強迫 他們要朝向祂自己,那就是抹殺了祂自己的創造。所以,上帝便用上了游說(persuade)的 方法,勸他們朝向自己(ST, p.16)。「游說」的意義,就是不強制對方要達到自己特定的 終點,而是陪育對方的潛能,使對方達到他在本質上應該可以達到的地步。如果創造界一 切本是好的(創1:3, 10, 12, 18, 21, 25, 31),它本質上必能按著上帝所賦予的潛能,自由的 發展,達到上帝的目的。因此,宇宙各部分是可以按它們的自由,選擇自己的發展路線。 如果創造的目的是榮耀上帝,那麼到最後,宇宙各部分不論達到什麼地步,只要不失上帝 的游說,最終都能榮耀上帝。就如下圖所示: 如果榮耀上帝像一個目的圖面,而宇宙各部分都能按它們的路線,就著上帝的游說達到這 目的圖面上,那麼這個目的圖面就像一個五光十色的彩圖,榮耀上帝。這幅彩圖並不是預 先設定的,是透過宇宙各部分就著上帝的游說而創作出來的。宇宙就像一個上帝活潑的藝 術品,是有生命力,能自我創作,因為這是三一上帝在祂以外所創造出來的另一存有( ST, p.20) 。是另一存有,就必然有它的自主性。上帝這樣對待創造界,我們又應如何對 待大自然?我們應如何給大自然回歸自主,視它為另一種存有來看待?我們應如何「游說 」大自然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這些都是生態研究很重要的課題。 3 父上帝就是以愛來游說各生命。但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父上帝,又如何受祂吸引?那 就得由中介愛子耶穌基督來成全。是因我們被愛子吸引,因而在愛子裏受父上帝所愛( ST, p.21)。但人始終是受造的,永不能完全領會上帝無盡的愛。就是這樣,愛子身為父 上帝之真象,以這無盡的愛永恆地吸引我們與父上帝永恆相交。人既然有限,這永恆的相 交也使人的生命經歷不住的更新,經歷無盡可能的生命旅程。如此,整個創造界是否也應 跟著人類帶進永恆之中?因為得贖的身體始終也是身體,血肉之軀如沒有形相之地又如何 與上帝建立永恆的團契?正如聖經所指,一切是要更新(啟 21:5),一切受造的都等候得 贖之日,進入愛子榮耀的國度裏(羅 8:19-21)。 二、基督是多元的基礎,要彼此尊重 這樣看來,歷史與大自然多少也有延續性。我們今天的環保工作,所得的果效都會 給更新,帶到永恆的國度去。這都是因為愛子降世成為一位血肉之軀,代表每一受造的生 命。祂從父那裏來,既然是三一上帝中不能分割開來的愛子,又何以能成為獨立的軀體與 父有別?這便顯示愛子在內在三一生命中已有一種區別的性質,成了降世為獨立身軀的一 個本體基礎。祂既然能代表每一受造的生命,祂也應該是每一生命獨立自存的本體基礎( ST, p.23)。獨立自存,便能把萬物數點,分門別類,或作各從其類。因此,這本體基礎 3 也是萬物多元的本體基礎,原因在於萬物都是藉着祂造的(約 1:3)。 愛子既成了創造 界多元化的本體基礎,反影父上帝藏於愛子裏一切的豐盛,多元就是創造之美善。「物種 多樣生」(biodiversity)不但是自然生態健康的指標,也反影創造之美。除動植物之外, 人類種族文化和語言的多樣性,更能彰顯創造之美善,榮耀上帝,因為不同的文化能以不 同的角度描述上帝,反影上帝的豐盛。如此,整個創造界就是榮耀上帝的場所,就如音樂 會奏出管弦樂。人就是管弦樂中的演奏家,不管是上帝兒女與否,都有語言、有智慧,能 無獨有偶,波拿文土拉 (Bonaventure, 1217/1221-1274) 在《短論》(Breviloquium) 中也稱聖子為「種屬」和 「數量」。參波納文圖拉著,溥林、黃路蘋譯,《短論》。歷代基督教思想學術文庫·古代系列 123。香港 :道風書社,2008,頁48。 3 4 負責管理大地。天地萬物正是樂器,它們/牠們不懂得榮耀上帝、讚美上帝,人卻要運用 這些樂器奏出讚美之聲。不信者只要好好管理大地,也能在不覺間榮耀上帝。 多元既然是美善,保存萬物的多樣性就是我們今天的使命。抹殺多元,不只是獨裁 之路,也反影人不承認自己的限制,他既不承認上帝,也不承認與自己有別的受造物。愛 子作為獨立身軀的本體基礎,卻是要讓人體驗自己侷限的個體(ST, p.24)。這倒不是要 知道自己乃是獨立個體而自鳴得意,反而要彼此尊重。活在多元世界當中,人不但體驗「 你不是我」,也要體驗「我不是你」。前者著眼於「你不是…」,是在否定對方。後者 卻著眼於「我不是…」,乃在否定自己,便更能學習尊重對方、聆聽對方。如果我們以一 種「我不是你」的態度面對大自然,我們就能進入道成肉身的環保生活。道成肉身的環保 生活不一定是要進入大自然與動物同居。進入與否,不過是道成肉身的方式而矣。道成肉 身是指一種態度,一種自我否定的態度,進而願意聆聽對方,這是一個進程,正如愛子在 世也需要時日在苦難中學會順服(來 5:8)。我們在主裏學習順服,就是在主裏聆聽大自 然。如果在主裏的領受是要我們離開大自然,由得大自然自由生長,我們就得放下自己的 愛好或野心,離開大自然! 愛子因衪肉身的侷限,便順服,以父上帝為創造者,我們也 都需要這樣的順服來榮耀祂(ST, p.24)。 三、上帝擁抱天地 換言之,愛子雖然是一切個體受造生命的本體基礎,這本體基礎仍是基於祂與聖父 的永恆關係,祂有別於父,正是因為衪是父的愛子(ST, p.29)。如此,這種與父永恆相 連的「他者本體基礎」(the ontological basis of otherness),就不但使個體受造生命成為 「他者的存有」(being as the other) ,也成為了「為他者的存有」(being for the other) 。在 大自然裏,每一物種的存在總能使其他物種受惠。物種之間彼此有別而相連、互惠,成了 一個複雜而健康的生態網絡。 可是,我們也不要忘記聖靈的工作。愛子「與父的旨意為 一,只能從第三件事來理解,那就是 … 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的聖靈」(ST, p.30)。聖靈使 一切個體受造生命活在一起,把天地與人構成一體,成了一個團契。其目的不只在於彼此 5 受惠,更是要藉着聖靈,整體給帶進父與子的團契之中(ST, p.32)。有了愛子作為一切 個體受造生命的本體基礎,亦有相繼而來承全他者間辯證相連的聖靈,進入三一上帝的團 契中,就好像上帝正伸出祂的一雙手,要把祂的創造擁抱到祂那裏去。上帝既然是無限, 而天地卻是有限,那麼這一個擁抱當是一個無止無盡的擁抱,天地給帶進一個無止境的旅 程,經歷上帝無盡變化的愛與團契。 如此,擁抱大自然就是要反影上帝愛的擁抱。人作為個體,也作為大地的一員,豈 不也反影聖子他者的本質與聖靈連繫的本質?「擁抱大自然」聽來很抽象,卻離不開這兩 個本質,因為人正是給照著上帝的形象造的。基於他者的本質,人有「分」的本能。上帝 能夠使萬物各從其類,人就有分辨各樣動物的能力,就能按動物而命名(創 2:19-20a)。 在整個命名的過程中,人大概需要分析和了解動物的每一特性,這豈不是科學的開始?要 擁抱大自然,首先就要了解它,科學就是其中方法。不但如此,人也能辨認出誰屬他的配 偶(創 2:20b - 23),都是因為聖靈連繫的本質。這本質有內蘊「分」的成分,分辨各種 不同的關係,產生社群,這豈不是社會認知的開始,漸漸發展社會科學?人文就是關係的 昇華,「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等話,已超越了認知關係上的語言。沒有一種人文學科是 與天地無關的。就算最抽象的藝術,都是一種連繫,與自己內心世界的連繫。而擁抱正是 建基在正確的認知上(透過科學) ,和正確的連繫上(透過社會科學與人文) 。這人類三大 文化結晶是擁抱大自然的重要工具。 我們需要這種種世上的工具,乃是因為在上帝擁抱天地的進程當中,上帝雙手不只 在保護和維繫天地的穩定,衪也在創造(ST, p.41)。三大文化結晶的使命,就不只在於 管理大地,也更須回應上帝持續的創造。持續的創造不一定是指上帝主動去創造什麼,也 可以是指在上帝擁抱的進程當中,祂藉子與靈確保 (guarantees) 創造界自由發揮其內蘊又 卻是來自上帝的創造力(ST, p.40)。情況就好像人把一雙手臂張開擁抱成弧形,中間其 實騰出了空間,給對方相當的自由。天地正是在上帝寬大的擁抱內,跟著衪的游說獨立發 6 展。自然界不斷出現新品種,人類不斷出現新思維,甚至出現新語言系統,4 都在於上帝 這寬大的擁抱。我們就要發掘它/牠們、研究它/牠們、培育它/牠們。 四、基督為策士 如果上帝創造的目的是透過這樣一個闊大開放式的擁抱來完成,到最後,不但上帝 在這創造界上「簽名」,人也可以堂堂正正的在這創造界上「簽名」,因為這真的含有人 類創作的成分。或者有人會問,有人的創作成分,這是否不會是最好的?可是,什麼是最 好?難道在於看它用什麼砌成?還是看有否基督同在?其實不管是怎樣的作品,只要有基 督同在,那裏就是最好的。我們只是凡人,就算身體復活得贖之後,我們都是人。那我們 又豈能把天地弄得像上帝弄出來的一樣?然而,我們不只是人,也是上帝的兒女,憑信心 知道上帝已接納我們的工作,否則祂也不會容許我們與衪同工。這樣看來,我們就不應是 用「完美」與否來衡量作品,而是用「原創」、「真實」(genuine, authentic) 來衡量。因 此,所謂「游說」創造界來跟隨上帝,其實是一種輔導,使之能發揮其特質。主不是說客 ,而是策士(賽 9:6),英文譯作 Councelor,即是輔導 。 五、永恆擁抱進入榮耀 說到上帝輔導生命一起推進世界,就預設了每一生命都有自由抉擇跟隨輔導的指引 。但為什麼他們有能力抉擇跟隨?莫非是因為他們都有智慧和判斷力知道應否跟隨?換言 之,他們必能自我護理 (self-preserving) ,他們能夠自我護理,才能分辨護理方法,知道 應否抉擇跟隨輔導。而這種種自我護理的能力,都是基於上帝護理的工作(ST, p.52)。 也就是說,上帝的護理確保了生命有足夠的自由空間作正確的判斷,並能自我護理。上帝 胸懷廣闊,在擁抱天地之時所騰出來的空間,甚至可以容許我們拒絕上帝的輔導,容許我 有關新語言系統如何出現,參 Felicity Meakins, “How are new languages born?” World Economic Forum (27 Oct 2014)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4/10/how-are-new-language-born/ (2020年3月19日瀏覽) 。 4 7 們犯錯。但祂不住輔導,那就代表衪不放棄擁抱這天地。上帝對天地永恆不變的愛,正是 來自聖父與聖子彼此忠誠的關係(ST, p.53)。在本體三一中,父與子彼此忠於自己與對 方的位格,到子成肉身為創造界的代表時,祂就把這忠誠活現在人間。聖子升天之後,仍 以釘痕給門徒確認,又最後以像被殺過的羔羊顯現(啟 5:6),也就證明上帝永遠的忠誠 、永遠的擁抱是愛的擁抱。聖子榮耀的身體既然連被殺過的傷痕也容讓給留下,我們地上 護理之工豈不也能給帶進永恆?擁抱是無間的,同樣,今世與永恆也是無間。天地給更新 後,我們的工作一樣會給保留、更新、給帶進永恆,正如復活後,主的釘痕仍然保留。但 今天流淚撒種耕種,將來卻有永恆的歡呼收割(詩126篇),正如主復活前,祂的釘痕帶 來痛苦和哭泣,復活後,祂的釘痕卻帶來安慰和喜樂。 我們到最後,雖然都是一起榮耀上帝,但我們每人的工作,都有個別的終極(ST, p.55),正如上述我所構思的那個「目的圖面」一樣,紅圈有它紅圈的終極,綠圈有它綠 圈的終極等等,而它們的終極看似無什麼相干,但在這「目的圖面」上,便砌成美麗的圖 畫。這幅圖畫也是藉父上帝的一雙手砌成的,就是在擁抱的過程中砌成。但當然, 上帝本 身已有無盡的榮耀,祂不必要受造物再三榮耀祂。受造物不過是反射上帝的榮耀,這反射 也需要父上帝的這雙手成全。創造界反影上帝的榮耀,是要述說上帝的創造及其護理乃是 出自愛(ST, p.57),就在擁抱的進程中彰顯。但如愛是無盡,那麼擁抱也應該一樣是無 盡的,因此那幅目的圖面不會因為新天新地的來臨而停止。這幅「目的圖面」只會無止境 的變化,每一變化都反影上帝的榮耀。在新天新地之前,這幅圖畫還未完整。在新天新地 時,圖畫便完整,但這也是無止境變化的開始。所以新天新地可說成人生的延續,也可說 成新一葉的開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