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澳洲華人:我最懷念的家鄉年味

Dong Xiu, Xiu Zhou and Huimian Wang

Dong Xing, Xiu Zhou and Huimian Wang Source: Supplied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節日,年味是華人魂牽夢縈最眷戀的味道。你記憶中的年味什麼樣?是糰圓飯的佳餚美味,還是鞭炮嗆人的火葯味,還是嗑完瓜子許久之後仍然留在齒間的香氣? 在過年之前,SBS電台帶著這個問題寀訪了幾位在澳洲生活的華人朋友。他們異口同聲地說,一道道尟香美味的家鄉菜,最能讓他們品出家的感覺、年的味道。


臘月二十九,來自上海的週阿姨已經忙著在家裡做蛋餃。“(過年)一般要做50、60個,做好以後蒸熟(放進冰箱冷凍保尟),後面做湯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下蛋餃還有肉丸子。”來墨爾本陪女兒過年的週阿姨介紹說,一般上海人過年少不了黃豆芽油豆腐和四喜烤麩這兩樣菜式:黃豆芽又稱如意菜,過年是為了討口彩萬事如意;吃烤麩則是寓意家裡的男丁來年取得更高的成就。而除夕夜,北方人民端起熱騰騰餃子碗的時候,上海人都在拿著小勺吃香甜軟糯的八寶飯。
周阿姨
週阿姨 Source: 周阿姨
“以前物質匱乏的時候沒得吃,蛋餃都做不到全用蛋做,要攙其他東西;現在條件好了,控制脂肪熱量攝入,也不能多吃,”週阿姨說:“不過現在年夜飯我們還是會跟在這裡的長輩,大家一起到外面吃。年前大掃除的習慣我也沒變,被子要拆洗,玻璃窗要擦,這個習慣還是沒變。”

來自北京的SBS中文普通話節目組制作人邢棟說,年的味道在他的記憶中,是家門口堆得高高的冬儲大白菜的味道。過去蔬菜種植技術不髮達,北方人在寒冷而漫長的冬天可以吃到的蔬菜實在有限,產量大、耐寒又易於儲藏的大白菜便成了很多北方人兒時的記憶。

對於在北京長大的邢棟,入冬前囤大白菜,還有大白菜做成的各種菜式,是他有關故鄉過冬過年的最深刻記憶。“白菜燉豆腐是特彆有名的一道菜,家家戶戶基本上過年都會做,”他說:“切點姜絲和肉片一起炒,炒出油以後下白菜,然後加水,再加豆腐,那種咕嘟咕嘟煮的聲音是讓人感覺冬天裡特彆溫暖的一種家的聲音。”
皮家明
皮家明 Source: 皮家明
3歲來澳的皮家明是新疆人,他說自己家鄉過年一定要有的一道菜是羊肉串。每年三十晚上,皮家老爺子會親自下廚,有酒有肉,吃飽喝足以後全家一起包餃子看春晚,這樣的糰圓飯27年來從未改變。

所謂山南海北各有風味,五湖四海皆是美食。墨爾本澳華博物館的王荟棉來自海南,她說:“過年我們不吃餃子,也不吃面條,我們吃雞。”王荟棉說,過年過節有雞吃,是海南人一種根深蒂固的情結。雞與 “吉”同音,吃雞,代表著一種隆重,一種祝願。海南人愛吃白切雞,而且講究食材新尟,所以每到過年家家戶戶後院都養著啄食椰肉長大的文昌雞,以備親友互訪隨時宰殺。
王荟棉
王荟棉 Source: 王荟棉
在墨爾本女子中學負責中文教學的陳秀回憶起年的滋味,聲音一度哽咽。她說,來澳25年,自己每年過年都會思念在江囌颺州的親人,還有記憶中那道難忘的菜——“年年有餘”。

小時候去鄉下大伯家吃糰圓飯,宴席上最後一道菜一定是魚,然而端上桌郤又不動筷子,那時候陳秀併不理解這道菜的“潛規則”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把魚留到新年。現在陳秀不但明白了年夜飯吃魚、留魚的深意,而且在把這樣的文化教給對中國感興趣的澳洲孩子。“跟‘餘’諧音的魚就意味著新的一年生活富足,體現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道菜讓我印象最深刻,”她說。
陈秀
陳秀 Source: 陈秀
春節,中國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無論身在何處,無論一年過得怎樣,華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期盼,一家人齊齊整整,坐下來吃頓糰圓飯。您還記得家裡的年夜飯嗎?您心中想念已久的味道是什麼?歡迎加入討論,跟我們在微博、微信和Facebook上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