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
天津市 | ||
---|---|---|
歸屬: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屬地: | 領十六區 | |
治所: | 河西區 | |
執事: | 市委書記李鴻忠 市長張國清 |
|
人口: | 千五百萬 |
天津市,略曰津,又稱沽。華北之都會也,口千五百萬。
天津以漕運而立,以洋務而興。其城也,東面渤海,西拱京師;北倚燕山之餘脈,南望河陽之沃野。居海河之尾閭,俗有「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之謂。
及共和國,列乎四直轄市。華北之食貨,多貿易於此。國務院闢自由貿易試驗區於城東濱海之地,革吏治、薄賦稅,以利工商。
史
[纂]古
[纂]戰國時天津始有人居。
漢武帝時,始置鹽官於武清。至隋,運河既闢,商旅輒興;南北來往,絡繹無絕。至初唐,於蘆台辟盐场,置寶坻盐仓。
元人設海津鎮於直沽,以為海漕樞紐。
明初,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由此渡河南向而謀天下。既登大寶,永樂二年,築衛浚池,賜名天津。天津者,天子之津渡也。
清康熙時,墾荒地萬畝為水田。雍正三年,擢天津衛為州;九年,又為府。府城,三岔口西南。
近
[纂]清咸豐十年,大沽口陷於英,海禁洞開。始設三口通商衙門於津,開埠以為口岸。東西洋諸國,自此多有設租界於城東者,自事訟獄海關。時人以為國中之國,多恥之。
當是時,華北西人多會于津,舉國上下莫不以為門户。有吳懋鼎創自來水公司,有范旭東興久大精鹽廠、永利製鹼公司,均開一時民氣之先。亦有憂樂天下者,立報館以通識聽,興庠序以申新學。今之《中國時報》、《大公報》,皆發軔於津。清廷亦興洋務於此,欲師夷長技以制夷也。
同、光之後,外戚領政,國勢愈頹。光緒三十六年,八國聯軍又克大沽口、天津府,次年,隳天津府城郭以弱清。
西曆一九一二年,民國代清。適第一次世界大戰,官署因復德、奧界之治權。一九二八年,國民革命軍下天津城,置天津特別市。一九三零年,廢直轄以為河北省治。一九三五年,遷治所於保定,復改直轄如故。
西曆一九三七年,日寇侵華。七月,轟炸天津,毀私立南開大學。九月,於城北崔黃口屠百二八人。越四年,英租界陷於寇。一九四五年日寇降,民國遂復領天津華洋各界,以張廷諤為執事。
既驅日寇,狼煙不靖。西曆一九四九年,國共戰於華北。一月十五日,人民解放軍下天津,俘警備司令陳長捷。
人民共和國既立,乃葺天津港,降河北之漢沽來屬。一九七三年,析武清、靜海、寶坻、薊縣、寧河來隸。
西曆一九六六年,文化革命起,尋廢官署、議會、黨部,以革命委員會代之。當是時,民多好氣為姦,少有事農商者。
越三年,始修地下鐵路。又經六年,地大震,城中之樓廈椽柱,十有六壞,罹難者兩萬有餘,流離失所者數十萬。
西曆一九八三年,興渠引灤水入城,以紓飲水之困。城中百姓,終不復飲地下之鹹水。
西曆一九八四年後,鄧公行開放之新政,天津復通於海外。東西洋之公司商行,多有設工廠、分部於津者。然則論倉廩之實、衣食之足,終不若江南、廣東矣。及至二〇〇〇年以降,財貨之增量方躋前列。
西曆二零一五年八月十二日夜,大沽口有貯倉乍燃,爆數次,厲火橫飛而接天。罹難者一百六十有五,傷者七百九十有八。
地方
[纂]今之天津市,領區十六。
內城者六,曰南開,曰平,曰河西,曰河北,曰河東,曰紅橋。
近郊者四,曰東麗,曰西青,曰津南,曰北辰。
遠郊者五,曰靜海,曰寶坻,曰寧河,曰靜海,曰薊州(故薊縣)。
西曆二〇〇九年,故塘沽、故大港、故漢沽合而為濱海新區。
河東區之鐵廠者,天津之飛地也。地在河北涉縣,爾為天津所領也。
人文
[纂]內城六區,天津人文之本也。西曆二〇一〇年,共領四百三十餘萬口。明清之時,多有淮人徙與此地,是為天津民系之源流。天津之方言,亦多與淮語相若。
外城諸地,多有析河北縣份以入天津者。是以民風民俗,鮮有類內城者。外城人多成婚於晨,內城人則成婚於日昳。
它典
[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