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via proxy:   [ UP ]  
[Report a bug]   [Manage cookies]                
跳转到内容

香港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ddbot留言 | 贡献2013年3月15日 (五) 13:56 (机器人:移除1个跨语言链接,现在由维基数据d:q7191847提供。)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969年第一屆香港節設於維多利亞港的燈飾

香港節是由香港殖民地政府發起,由政府及商業機構共同贊助,與各區市民合辦[1],於1969年、1971年和1973年在香港舉辦的大型慶祝活動,是香港開埠以來的首次同類活動。它被形容為「香港有史以來單純為市民而設的最具野心而最多采多姿的娛樂節目」。[1][2]

起因

香港政府舉辦香港節的主要目的,是由於1960年代香港經歷文化大革命引發六七暴動,香港政府需要疏導民怨和安撫民心,加強香港年青人對香港的歸屬感;除希望可以營造出歌舞昇平的氣氛,並且希望市民能以「香港人」的身份,慶祝「自己的」地方[1][2]

早於1966年爆發天星小輪加價事件後,港府於1967年發表了《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報告書》,建議提出「要利用青少年活動疏導青少年過剩的精力,作為預防社會騷動方法之一」。1968年,香港政府成立一個指導委員會,研究為香港安排一星期的娛樂的可行性。1969年初,委員會獲撥款200萬港元籌辦香港節。籌辦人為香港節事務主任黎保德、中央節目委員會主席沙利士香港市政局主席),口號為「色、聲、動、參加、介入及影響」,希望能全民參與。[1]

內容

1969年12月6日至15日,籌備了超過7個月、耗資達400萬港元的第一屆香港節正式舉行,於香港各地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參觀人次超過500,000,當中更包括不少外地遊客。一系列的活動以中國文化傳統為主題,性質主要是文娛康樂活動,還包括了郵票、古董、書畫和花卉等展覽,亦有軍操表演、嘉年華會、舞會、時裝表演、歌唱比賽、環島競步和「香港節小姐」選美比賽等節目。亮燈儀式於1969年12月9日在尖沙咀舉行,彌敦道上演花車巡遊。1973年還製造極少量香港節記念銀章,設計美觀大方,雙龍襯托維港和尖沙咀鐘樓景色,背面有香港節徽號。現時只有部分尚存,十分罕有。[來源請求]

結果

其後香港節曾先後於1971年與1973年舉辦過兩屆,但規模比第一屆為小,市民的踴躍程度亦大為減低。加上香港政府也認為香港節已經達到其成效,故此之後便再沒有舉辦。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信報財經新聞-特稿: 沈旭暉、張玉珍、周臻樞:香港節與香港精神(昔日國際都會系列.十)
  2. ^ 2.0 2.1 香港節紀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