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via proxy:   [ UP ]  
[Report a bug]   [Manage cookies]                
跳至內容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大學下屬的一個學院,隸屬於北京大學人文學部。

歷史

[編輯]

1919年,北京大學廢科改系,當時分為14個系,由留美教授胡適擔任英國文學系主任。胡適與英文系的另一位著名教授辜鴻銘分別代表了當時新文化運動中的新舊兩派。20世紀20年代,英文系集中了陳源楊蔭慶溫源寧林語堂徐志摩郁達夫羅昌潘家洵張欣海楊宗翰王文顯吳宓等學者。溫源寧楊蔭慶凌子平等曾先後出任過系主任。

1932年,北京大學的英文法文德文系合併為西洋文學系,後改稱外國文學系。20世紀30年代,外文系任教的著名英語學者有梁實秋朱光潛葉公超趙詔熊等。梁實秋葉公超曾分別先後擔任外文系主任兼英語組主任。

1946年,東方語言文化系成立,創建人是季羨林,梵語和巴利語成為該系最早設立的語種,隨後有開設阿拉伯語專業;曾先後更名為東方語言學系、東方語言文學系和東方學系。

1942年7月在呈貢縣斗南村成立國立東方語文專科學校(英文名:National College of Oriental Studies,簡稱「東方語專」),首任校長王文萱,開設了印地語越南語暹羅語緬甸語4個語科。東方語專1945年遷重慶沙坪垻新開寺,1946年夏遷至南京。又陸續開設馬來語韓語菲律賓語阿拉伯語4個語科。1949年春夏之交,周恩來為了集中力量重點培養新中國急需的通曉東方語人才,委託胡喬木找其清華同學季羨林教授徵求意見,說中央想把南京的東方語言專科學校、中央大學邊政系的一部分、邊疆學院的一部分從南京遷北京併入北大東方語言文學系。[1]東方語專併入北大東語系,印地語、韓語成為北大印度學科的教研語種之一。1954年,東語系增設了烏爾都語。1960年,本專業招收了梵巴語本科生。

1999年6月22日,由原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俄羅斯語言文學系、西方語言文學系和東方語言文學系合併,成立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004年開始了孟加拉語教學。

現狀

[編輯]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有十三個系和二十個招生語種專業。[2]英語印度日本朝鮮四個文化研究所。擁有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現有教職員工263人,其中教授56名,副教授97名,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逾千人。外國語學院圖書館共有二十個語種的二十一萬冊藏書,中外文現刊四百餘種,館舍面積1500平方米,分佈在外文樓和化學北樓。

院系設置

[編輯]

由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韓語、日本語、俄羅斯語、阿拉伯語、東南亞語、南亞學、西亞語、亞非語系以及世界文學研究所等十三個系組成。

專業設置

[編輯]

英語法語德語日語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韓語蒙古語泰語緬甸語越南語印尼語菲律賓語梵語巴利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孟加拉語波斯語希伯來語等二十個招生語種的專業。

國家重點學科

[編輯]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中的國家重點學科有:英語語言文學和印度語言文學。

特色專業

[編輯]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中的特色專業有:梵巴文語言文化專業和希伯萊語言文化專業。

學術刊物

[編輯]

《國外文學》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 )的核心期刊。

研究機構

[編輯]

印度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南亞研究中心、梵文貝葉經與佛教文獻研究所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季羨林:《邁向新的世紀——紀念東方學系建立五十周年》,原載1996年出版的《北京大學學報》東方文化研究專刊,後作為代序載入1998年5月《北京大學東方學系簡介》。來源: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網站
  2. ^ 学院概况. [2010-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