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西鼠尾草
外觀
甘西鼠尾草 |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類植物 Asterids |
目: | 唇形目 Lamiales |
科: | 唇形科 Lamiaceae |
屬: | 鼠尾草屬 Salvia |
種: | 甘西鼠尾草 S. przewalskii
|
二名法 | |
Salvia przewalskii Maxim.
| |
變種 | |
|
甘西鼠尾草(學名:Salvia przewalskii)為唇形科鼠尾草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在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四川、甘肅等地,生長於海拔2,100米至4,05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林緣、路旁、溝邊或灌叢下。
別名
[編輯]紫丹參(雲南麗江)、紅秦艽(四川)
變種
[編輯]- 褐毛甘西鼠尾草(學名:Salvia przewalskii var. mandarinorum),分佈在中國大陸的湖北、四川、雲南、甘肅等地,生長於海拔2,1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常生於路旁、溝邊、林緣和灌叢下。
- 少毛甘西鼠尾草(學名:Salvia przewalskii var. glabrescens),分佈於中國大陸的四川、西藏、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1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常生於林緣、溝邊、林下或草地上。
- 紅褐甘西鼠尾草(學名:Salvia przewalskii var. rubrobrunnea),分佈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2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陽處。
參考文獻
[編輯]- 甘西鼠尾草. 中国植物志.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透過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中文(中國大陸)).
- 昆明植物研究所. 甘西鼠尾草(原变种). 《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昆明植物研究所. 褐毛变种(变种). 《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昆明植物研究所. 少毛变种(变种). 《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昆明植物研究所. 红褐变种(变种). 《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外部連結
[編輯]- Pisifer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壩巴醇 Barbatuso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丹參酚 Salvicano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紫丹參萜醚A Przewalskin 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